<table id="4gigg"></table>
  • <menu id="4gigg"></menu>
    <bdo id="4gigg"><center id="4gigg"></center></bdo>
  • <xmp id="4gigg"><table id="4gigg"></table>
  • 紙企加碼林漿紙一體化

    0
    2023-03-29 來源:中國新聞出版廣電報

       上年,紙張原材料持續高位運行,尤以紙漿為首,價格高位震蕩。今年以來,為穩住紙漿原料成本,國內各大紙企紛紛加大林漿紙一體化布局?!吨袊侣劤霭鎻V電報》記者通過梳理各家上市紙企近段時間發布的2022年度業績預告或年報了解到,造紙企業不斷向產業鏈上游拓展,增加自身原料紙漿供給能力,林漿紙一體化項目建設正如火如荼。
      增產擴張增強紙漿供給能力
      多家上市紙企披露2022年業績預虧,均認為是“進口紙漿惹的禍”。博匯紙業在業績預告中稱,2022年產業鏈供應鏈不暢,主要原輔材料進口紙漿和木片成本較2021年同期上升。晨鳴紙業在業績預告中指出,受木片、化工、原煤等原材料及能源價格上漲影響,生產成本同比上升幅度較大,導致毛利率同比下降。
      深受紙漿價格影響,頭部紙企更加看重林漿紙一體化布局,將林、漿、紙3個環節整合在一起,解決木材原料問題,形成以紙養林、以林促紙、林紙結合的產業格局。港股玖龍紙業在林漿紙一體化方面的新動作引發市場關注,其在日前發布的中期業績報告中指出,玖龍紙業正在推進合計222萬噸的木漿年產能、60萬噸的再生漿年產能及206萬噸的木纖維年產能擴建工程。如上項目完成后,玖龍紙業的纖維原料年產能將達到743萬噸。
      太陽紙業在林漿紙一體化布局上已擁有山東、廣西、老撾3個基地。在上市公司投資者網上集體接待日活動中,太陽紙業稱,截至2022年11月,太陽紙業的紙、漿合計產能已突破1000萬噸,其中自制漿年產能在435萬噸左右。同時,漂白木漿方面的自給率達60%左右。其表示,還將重點建設南寧林漿紙一體化項目,50萬噸配套本色漿線預計將在今年下半年投產。
      晨鳴紙業目前擁有湛江、黃岡、壽光3條制漿生產線,木漿產能達430萬噸。2022年第四季度,晨鳴紙業發布公告稱,擬在壽光市晨鳴工業園區內依托壽光生產基地現有的堿爐、熱電站等公用工程,投資建設年產30萬噸針葉木漂白化學漿項目,計劃總投資14.89億元,項目建設期為2年。
      仙鶴股份、冠豪高新等上市紙企也在增產擴張。前者進一步探索林漿紙一體化,在湖北、廣西的資源優勢地區擬建設年產240萬噸的制漿產能,廣西基地同時規劃200萬畝林木保障地。預計2024年各項目一期落地后,公司木漿自給率將從目前的不足6%增加至40%以上。后者積極謀劃湛江基地制漿產能,以應對制漿造紙行業周期性變化,平抑原材料價格波動帶來的沖擊。
      多點開花引領紙企跟進布局
      在自有紙漿比例大幅提升,有效應對紙漿短缺等問題的基礎上,上市紙企還依托林漿紙一體化開展新型業務。
      岳陽林紙日前發布的2022年度報告顯示,其保持較高比例自產漿、原材料集中采購的成本優勢,利潤總額較上年同期增加。事實上,自2017年以來,岳陽林紙就以林漿紙產業為基礎,形成了以“漿紙+生態”為主營業務的雙核發展產業格局。2021年,其又搭建碳匯開發的專業平臺——森海碳匯,依托自有林地資源,儲備碳信用,謀劃碳金融。據年度報告顯示,2022年,森海碳匯簽訂正式開發合同9份,正式開發合同面積達3511萬畝。預計2025年年末,累計簽約林業碳匯將達5000萬畝。
      晨鳴紙業采用林漿紙一體化模式運作,壽光美倫是其模式的重要部分。晨鳴紙業通過發行股份及支付現金方式增持壽光美倫,直接及間接持有壽光美倫的股權比例將增加至69.12%。壽光美倫現已擁有漿紙產能共約260萬噸,占公司漿紙總產能的比例達20%以上。
      上市頭部紙企紛紛加碼,相關紙企也大力跟進布局。廣西建暉紙業有限公司林漿紙一體化項目是2022年廣西“雙百雙新”簽約項目,項目占地約3131畝,計劃總投資168億元,項目分兩期推進建設。今年3月,計劃投資88億元、規劃用地1600畝的一期項目已全面開工。聯盛漿紙(漳州)有限公司年產390萬噸的林漿紙一體化項目,主要建設年產200萬噸白卡紙、年產40萬噸文化紙、年產30萬噸生活紙、年產120萬噸化學漿生產線及配套設施,今年計劃投資48億元。
      浙江金勵環保紙業有限公司則公告了年產30萬噸竹纖維填料代替廢紙漿項目的環境評價。公告顯示,金勵紙業擬在原總投資基礎上追加2.5億元,主要采用再碎、熱磨等技術工藝,項目建成后形成30萬噸/年竹纖維填料的規模。

    相關新聞

    版權聲明

    1、凡本網注明“來源:中國輕工業網” 的作品,版權均屬于中國輕工業網,未經本網授權,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、摘編或以其它方式使用。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,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,并注明“來源:中國輕工業網”。違反上述聲明者,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。
    2、凡本網注明 “來源:XXX(非中國輕工業網)” 的作品,均轉載自其它媒體,轉載目的在于信息之傳播,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。
    3、如因作品內容、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,請于轉載之日起30日內進行。
    4、免責聲明:本站信息及數據均為非營利用途,轉載文章版權歸信息來源網站或原作者所有。

    返回頂部